为什么古时候结婚要“拜天地”呢?
拜堂,中国传统婚姻礼仪。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大礼。拜堂之后,即正式结为夫妻。因古代婚礼中的交拜礼都是在堂室举行,故称。又称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亲。广泛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汉、京、仫佬等民族均有该风俗。南北朝时,夫妻对拜固定为婚姻礼仪。
唐以前北方地区民间称“交拜礼”,在特设的青庐(饰青布幔的屋子)举行。唐时“拜堂”一词正式出现。北宋时,新婚日先拜家庙,行合卺礼,次日五更,用一桌,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谓之新妇展拜。至南宋,则改在新婚当天。坐富贵礼后,新婚夫妇牵巾到中堂先揭新娘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后世一般在迎娶当天先拜天地,然后拜堂。清代和民国时均有将拜天地和拜祖先统称为拜堂礼之说。近代多于当日辰、巳、午中的某一个时辰举行。
拜堂之始,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乐此,礼生(即婚礼主持人)诵唱:“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花堂。”新人就位,随礼生诵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如仪依序跪拜。在封建社会,新郎新娘先至家庙参拜祖先,之后夫妻行交拜。浙江省海产地区称男家迎亲时在花烛之前向天地三拜为拜堂;“拜天地”中的三拜,包含新人对天、地、人的感谢,是一种朴素而虔诚的思想。现代婚礼多不跪拜,改行鞠躬礼,对父母鞠躬、夫妻相对鞠躬的形式,不拘成规。
拜天地必有香及红烛,拜前点燃。天地桌(台)上铺红布,坐北周南。男西女东,面北对天地桌(台)而站,由司仪领唱,新人跪拜,磕四个头。天地桌(台)的布置各地不尽相同,但主要东西相差不远。天地桌(台)上设天地爷牌位,牌位前放一盛满粮食的斗,斗上贴“金玉满斗”四字,斗用红纸封口,插柏枝,枝上系铜钱叫“摇钱树”。斗内插秤一杆,杆有十六星,分别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寓意吉星高照,称心如意;秤上挂铜镜,用来避邪,也寓意明白如镜;桌上放婆婆给新娘的抒,寓长住久安。再放尺一把,寓公平,品行端正;还有放红枣,花生等的。
天地桌上摆斗、秤、尺就是三媒六证的意思。
因为在古时候,人们是十分信奉天地的。他们认为天地就是给予他们一切的人,只有老天高兴了,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所以在结婚这种人生大事的时候,更要拜天地了。
因为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婚姻是非常有神圣意义的事情,是秉承天地阴阳之意而走到一起,需要礼拜和感恩天地,并以此为契机约定两人相守的盟誓。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婚姻具有非常神圣的意义,是承天地阴阳之性结合而成,也就是道教文化中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秉承天地阴阳之意而结成夫妇,上天安排的最大,自然在婚礼中要礼拜和感恩天地。
古时候“拜天地”是因为在农耕时代靠天地吃饭,期盼老天爷能够保佑家里的庄稼五谷丰登,土地就是自己都衣食父母,所以拜天地就是为未来新的生活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