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婚用品 > 正文

农村结婚应该准备什么?

2023-01-16 19:23:09  来源:网络   热度:

说说我老家吧,东部相对发达省份的贫困农村,省级的重点扶贫村。现在结婚彩礼要二十万左右,房子、电器、首饰另算,个别还有要求县城房子或小汽车的,保守估计现在娶个媳妇要三十万了。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都有点傻掉了。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讲,这相当于五年以上的家庭总收入。——靠种地是不行的,平均每家十亩地,估计五千左右的净收入。主要收入是靠打工,父母二人都出去打工,一年弄好了能剩下5万块。而以前工资低,收入远不到5万元,真能在孩子结婚前攒下30万现金的,真的不多!据我了解,很多父母在孩子结婚时,会欠债,有些人家甚至把能借的人都借遍了。

30万,对于农村来讲,真的很多、很多了!这要求父母双方身体都好,都能出去打工;爷爷奶奶身体也不错,能在家照顾孩子;这几年家里没人得大病,没有因病致贫;不好吃懒做,而且没有受过骗。上面这几条,任意一条出错,都会成为灾难,都可能导致到孩子结婚时拿不出钱来。

可以说,结婚费用压得农村家庭喘不过气来。松口气,就是万丈深渊。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几乎所有没有绷紧弦的家庭,男孩都成了大龄未婚男青年。说起大龄,也就二十二三岁,不过在那个畸形的市场里,超过二十的男生就大龄了,结婚的几乎清一色没到法定婚龄。我到现在都没理解这个逻辑,同样一个男生,家庭条件不错的,十八岁的时候还挺抢手,一旦没抓紧机会,过了二十就成了问题青年,再也找不到对象,甚至媒人都不上门了。

大姑娘小媳妇都成了宝贝,农村妇女地位高得不得了。大姑娘自不必说,从十几岁就陆续有人盯着。小媳妇地位也高得不得了,嫁过来就是皇后,稍有不顺就可以发脾气,绝对没有楼上诸位说的“拿钱买来的”感觉。说起道理也很简单,即使离婚了,也很容易再嫁。二十多岁的小媳妇,即使带个女孩(有男孩的话,男方也肯定留下,所以有拖油瓶一定是女孩),也好嫁的很。甚至只要40以下能生养,都不愁嫁人的。就是这么抢手!

结婚费用不仅高,而且涨得比北上深房价还快。农村是没有秘密的,谁家姑娘彩礼多少钱,马上就传遍周边村落。只要有一个超过“市场价”,几乎很快就成为新的市场价,价格传导得比一线城市的房价还快。要说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计划生育在90年代是越来越严的,B超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导致那一代的男女比例越来越夸张。加上前些年也积攒下很多剩男,适龄女性越发抢手,几乎就成了比钱的游戏。第二,打工收入还是有所上涨的,父母、孩子几个人拼命的积攒,农村人身家也越发丰厚,总有忍不住出高价的,不断推高市场。

农村人越来越不敢读书,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二十年前我上高中、大学时,农村家庭是真穷,供孩子读书很费力。现在的话,难度倒是没那么大了,一个月给个1000元生活费,算不上太大负担。不过如果孩子学习不是特别好,很多家庭选择让孩子退学。因为上学不仅是花钱,更是浪费时间。如果不上学,多去打个三五年工,多攒十万块钱,无疑竞争力要高上不少。农民想得没那么多、那么远,“上大学了还有多少找不到工作呢,媳妇都娶不上”,其实说的也没错。

农村人越来越不敢消费,或者消费观很扭曲。每次回到家,都感觉和村里人的消费观格格不入,理解不能。比如,舍得花很多钱盖个好房子,然后大部分房间空在那里,舍不得花钱装修,舍不得添置家具,只把其中一两间装得能见人就行了。少盖一层,省点钱,把日子过得精致点不好?在他们的观念里真的不好,这是败家!还有,买个车可以,没事出去跑费油不行。出手大方是场面,家里多吃点肉是不会过日子。总的来说,是要面子不要里子,把日常支出压低到极限。我几乎每次回到家,都会说我父母,花那么多钱装空调,心疼那点电费舍不得开,放在那里落灰算不算更大的浪费?

这么扭曲的市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很多人说的,男女比例相差过大。农村人,社会的底层,想要传承基因,确实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坦白说,这并不奇怪,甚至还会愈演愈烈,因为男女比例的高峰,还没有到来。3000万的差距啊!供需失衡的市场里面,不靠钱,又能靠什么呢,靠能力?靠才华?有能力有才华的谁会留在农村!

未来会怎么样,会有变化吗?

一定会的。要说转机在哪里,我觉得可能是农村父母发现男孩并不真的能养老。都说养儿防老,不过普遍来讲农村孩子并不孝顺,大多数时候是父母贡献到最后一刻,能够反哺的真的不多。很多老一辈人都说,只要抱到孙子了,不吃不喝拼了老命也值。我觉得这是不可能持续的,特别是现在农村新家庭里女方地位高的情况下,可能过不了太久就行形成新的共识,养女儿也挺好,甚至不比儿子差。加上现在生育政策放开,男女比例太过悬殊的状况一定会缓解,那么农村举全家之力娶媳妇的怪现象可能会有所缓解。

不过要看到曙光,可能还要20年时间,等下一代成长起来。那么接下来的十几年来,农村彩礼可能会越来越高。谁也不想打光棍,特别是农村人。很多城市中产阶层选择不结婚或者不生孩子,因为他们未来养老有保障(至少有心理保障),打炮有保障(花钱或者花时间),也不用过于在意身边人怎么看。可是农村人不行,拼了命也要找个伴,留个后,在村里才能抬起头来。可是女孩也想过好日子啊,能进城谁愿意留在乡下呢。最夸张的年龄段里,男女比例接近100:120,将来留在农村的男孩,可能有小一半都是光棍,注定要成大的社会问题。

————————————————————————————————

评论区讨论得很热闹,有很多有意思的案例和观点,继续发表一点浅见。

女孩往富裕的地方流动,导致越穷的地方彩礼越高。比如说我们村,现在的彩礼相当于中上家庭5年总收入,接近家庭总资产,普通家庭娶个媳妇真的是倾家荡产的感觉,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结婚很困难。有些西部省份更贫困的地方更加困难,可能只有高收入家庭才出得起彩礼,而广东浙江等富裕地区则简单得多。有人说,城里算上买房结婚成本也不低,不过这并不一样。第一,并非每个城里人结婚都要高彩礼、婚房,农村则基本上百分百;第二,高彩礼并非单指绝对数字,而是相对于财富总量和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家里有个大几百万的城市家庭,孩子结婚给花销个(包括买房)一百万,也并不像农村家庭那么困难。

除了供需不平衡造成的竞争之外,农村人的攀比之心也进一步抬高了彩礼。 有些家庭条件不错,彩礼会当陪嫁再给女儿,并不是贪图钱,但也会要高彩礼。1)要少了没面子,邻居家女儿彩礼20万,你才10万,你就是抬不起头来,背后讲究你,说你家女儿不是处女啦,说长得丑啦,说有隐疾啦,说贪图对方权势啦之类的。2)多要点,给女儿做陪嫁,这样女儿也有个高点的起点,即使有债务,也是公公婆婆背的。3)能出高彩礼的家庭,意味着相对富裕,劳动能力强、能积攒,是过日子人家,意味着以后日子过得也舒服。毕竟,农村男孩一般没有稳定工作,长得帅气、能说会道、聪明伶俐、成熟稳重这些固然是加分项,但也缺少变现能力,不能落实在钱上,那还是比不上钱实在。在城里的话,有能力就好,有能力就能变现,即使现在没钱,将来赚得多也好嘛。就如同城里人虽然不看彩礼,但如果男方没有工作,且缺少工作能力,也是不好找对象的。

高彩礼进一步扭曲消费观,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评论区有人说高彩礼仍然在农村之内流动,没有给到城里去,我觉得不能简单的这么看。如同上面所讲,农村人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基本上所有钱都攒着,留着盖新房、娶媳妇、置办大件。没有日常消费,经济就不活,就养不起劳动力,所以几乎所有劳动力都到外地去打工。农村人无论是种地卖粮,还是打工换钱,都是对城里输出了大量的劳动力,交换到的是什么呢?就是那些过几年就可能落伍的新房,不怎么使用的洗衣机、冰箱这些“大件”。换一个角度,如果这些钱流动起来,大家敢于消费了,就会有人去养猪、养鸡、养牛、办厂、经商,固然没办法与规模化经营的大厂相比,但小区域内部的微循环也可以养活一大笔人。货币是有乘数效应的,在农村确实没有发挥出来。此外,平时连几百块钱都不会花的人,真的有能力支配几十万元吗?请看下一条。

省吃俭用下的支配能力缺失,导致高彩礼被浪费。有句话叫做,给你钱你都不会花。说说我岳母吧,平时能坐公交就不坐地铁,就为了省两块交通费,很节俭吧。前不久去旅游,我们没跟着,眨眼间买了四五千块钱的“垃圾”,而且身上钱不够了,打了好几个电话给我和我老婆,坚持让我们给导游打钱,导游再给她现金,我和老婆百般劝阻也是没用,只好不给钱让她把身上的钱花光拉到。我们唯一的安慰就是,幸好没有给她办信用卡。过了不久,又给她报了个团,去之前嘱咐了无数次,路上买点自己吃的就行,别带任何东西回来,她也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回来之后,献宝一般拿出两个碗,要留作传家宝,一问才知道,花了一万多!恩,淘宝价30一个包邮。由于上次的教训,我们只在身上给她带了一两千;她可能也是由于上次的教训,自己偷偷带了一万多。生气之余,我也在想,她为什么这么容易被骗。要知道,这并非个别现象,很多老年人都是这样,平时各种舍不得,出去旅游买回来的东西让你哭笑不得。有些钱你没花过,你就没有支配能力,帕金森鸡毛蒜皮定律——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百万、千万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组成,以至于讨论各种财政议案所费的时间与涉及的金额呈反比,即涉及的金额越大,讨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则越长,越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越花费很多时间。如果用在生活里,我岳母这种节俭了一辈子的城市小市民,对菜价、肉价、衣服价熟悉得很,真有一百块钱掰成几瓣花的本事。可是,几千块钱以上呢?她们就只有买大件电器的时候花过了,不知道更贵的东西应该值什么钱,所以手里有钱的时候容易被忽悠,真的不懂行啊!那些平时更节俭的农村人呢?更不会花钱啊。手里突然有这么一大笔钱,干什么呢?有人被骗了,有人投资打水漂了,有人买一堆没啥用的东西败掉了,能形成有效积累的真的不多。

所处社会群体不同,自然有不同选择,无所谓对错。我在谈论我的家乡,自然没有嘲讽和讥笑,只是无奈和叹息。他们错了吗?也没有。如果我留在农村,怕是爸妈也会拼了老命为我娶个媳妇,没有别的选择。举一个不相关的例子,生病了要治病,有钱人会选择花100万,成功率95%的那种;中产阶层会选择花20万,成功率80%那种;农村人会选择花1万去做法事,在我们看来成功率为零的那种。他们是迷信、愚昧,可是也真没有别的选择,就像在各种二代看来,我们也一样的愚昧。如果你要问,为啥不把钱花在读书上,投资孩子最划算啊!中产阶级们不妨算一算,城市家庭从小到大投资在孩子身上的钱,30万够吗?农村人的孩子要和这些人竞争,除非智力超群,否则真没有希望。现在农村孩子能上重点本科的很少了,一般本科都不容易,花10万供孩子读书,有一半以上概率是打水漂;像城里人一样每年投入3~5万,孩子倒是大概率有出息,但真花不起啊,还不如攒钱娶个媳妇。最大的壁垒是教育壁垒,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壁垒已经形成 了。很多70后、80后大学生,都是农村出身的,会说没那么难啊,我们当时条件可艰苦了,不是一样成功了(得意脸)。但时代真的变了,1)城里有各种补习班,课外教育,农村没有这些条件,有也上不起;2)城乡收入差距大了,教育投资差距更大;3)人才越来越多,新增需求少了,不那么在强调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而更注重你的综合素质,尼玛,综合素质是钱堆出来的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