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礼越来越流行了你知道什么是汉式婚礼吗?汉式婚礼怎么举办?
一、中式婚礼越来越流行了你知道什么是汉式婚礼吗?汉式婚礼怎么举办?
什么是汉式婚礼?汉式婚礼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为核心,其中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一种结婚礼仪。汉式婚礼传统了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内涵,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伦文化里,夫妻关系是核心人伦关系与人伦文化。礼仪文化实质传递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表面形式。
在中国日益深入改革开放背景下,外国文化走入中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多,这是需要中国注意的,中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文化主体、核心地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到海外举办婚礼的人越来越多,对婚礼方式的选择也是多样化,但选择汉式婚礼的人很多,在国内则更多。什么是汉式婚礼?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中国传统的汉式婚礼文化内涵吧!
一、汉式婚礼文化内涵。汉式婚礼文化内涵的核心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一切社会人伦关系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伦关系的核心。在汉式婚礼文化内涵里,在古代重男轻女背景下,体现了夫妻关系中男主女从的根本内涵,但丈夫也必须爱护妻子。这表现在丈夫引导妻子、引导妻子,妻子要夫唱妇随,而且女方嫁到男方后,要孝敬男方父母,变成男方家庭的一个成员,但这样的婚礼文化在今天已是错误的,男女平等,男方、女方都有赡养自己亲生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在家庭、社会上夫妻二人都是有自己的工作、事业的,不少女方比男方厉害多了,能力强多了。
二、汉式婚礼流程。汉式婚礼流程一般分三大类,即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婚前礼主要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仪式。正婚礼主要有新郎迎接新娘礼仪,同牢合卺,解缨结发。婚后礼主要有妇见舅姑、妇馈舅姑、舅姑醴妇、庙见成妇礼仪。有趣的是,汉式婚礼文化几乎完整传到了韩国、朝鲜,韩式传统婚礼跟汉式婚礼文化内涵基本一致,礼仪也极相似。
指的就是穿着汉朝的衣服去举办婚礼,不会有婚车,反而有一匹白马,一顶轿子来迎接新娘。
因为现在的西式婚礼让人们感受到了审美疲劳,所以出现了中式婚礼。汉式婚礼在举办的时候,要掀开礼敬香,然后礼赞颂词。之后再进行祈福,入喜堂,灌洗净手。同牢合卺。奠雁。夫妻对拜。敬拜天地四方诸神。敬酒天帝。结发为凭。最后礼成。当然也会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进行更改,但大致流程就是如此。
汉式婚礼是以古典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当代新兴、时尚的婚礼形态。汉式婚礼不同于西式婚礼,也不同于一般以清、民国风格为主的所谓中式婚礼。汉式婚礼以周礼为蓝本,以典雅、尊贵、庄敬为气韵,追本溯源,是真正体现华夏经典文化传统的民族婚礼。还是婚礼除了特定的服装以外,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流程,氛围感更强。
二、如果举办汉式婚礼的话,那么汉式婚礼价格大概是多少呢?
结婚是一件幸福而又温馨的过程,它记载着人生中唯一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也是两个人开启新生活的标致,相比于正统的西式婚礼,一场庄严而又古朴的汉式婚礼显然更值得人们去追忆。很多人认为汉式婚礼价格昂贵,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普通人根本消受不起,其实汉式婚礼也分为很多种,价格多少还是要根据家庭条件来决定。
首先,婚礼是见证爱情的仪式,也是彼此携手一生的开始,隆重的婚礼仪式不仅是对新人的一种鼓励,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如今西式婚礼仍然为婚庆主流,洁白的婚纱、柔软的红毯,在鲜花与掌声中接受宾客的祝福。然而随着历史剧的热播,不少人对古代婚礼渐渐情有独钟,中国人注重汉文化,在汉朝题材电视剧的影响下,举办一场隆重的汉式婚礼也成为了许多新人的选择。
其次,汉式婚礼非常注重环境与气氛的营造,整体风格古色古香,在色调上以红黑为主,与影视剧中的景象尤为类似。红灯笼是婚庆中永恒的主题陈设,也是古人对喜庆事物的最好诠释,去区别于西式婚礼的红灯笼悬挂,汉式婚礼的灯笼要挂在定制的灯笼托上,龙凤花烛也要安插在特制的烛台上,整体上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气氛。
再次,高规格的汉式婚礼价格自然不菲,目前在一线城市,一场原汁原味的仿古婚礼价格甚至高达几十万,光是服装花费就高达数万人,这其中还不包含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效仿汉代帝王大婚,还要战车道具、马车,以及顶盔带甲的护卫军士,如此看来,高额费用到也花的入情入理。
最后,可如果一个工薪阶层也喜欢汉式风格的婚礼,那也不用灰心丧气,汉式婚礼价格不一而足,如车马、军士的数量可以相应减少,费用也就随之减少,毕竟婚礼的效果不同花费也不同,来一场简约的汉式婚礼,既感受了古人的婚庆智慧,又能表达新人彼此共度一生的决心,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这具体要看你所在的城市的报价是多少,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价格都会差很多,大几万是最少的。
一般五万元左右。具体需要花费多少钱,需要根据选择的婚礼公司和服化道价格,需要考虑到现场布置和化妆服饰费用。
如果举办汉式婚礼的话,那么汉式婚礼价格大概是多少呢?一般来说,办一场汉式婚礼大概需要2-5万的价格,当然具体的价格还是需要根据新人的选择具体分析。
三、唐朝婚礼有哪些流程与习俗
唐朝婚嫁习俗
唐朝婚姻习俗多继承于北朝。在北朝,迎亲时,夫家在新郎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新娘家门口,齐声高喊:“新妇子!”这时候,新娘子家往往是紧闭大门,那意思是要给新郎点颜色看,这媳妇可不是好娶的,于是夫家几十甚至上百口子就围成一圈在大门外叫唤,直到把门催开,迎接新娘上车。在唐朝,这被称为“催妆”。唐朝迎亲往往是在黄昏,中唐以后才有人把时间改在清晨。在接完新娘后,事情还没算完,女方往往集中一大批人,挡在道上,不让新郎的车子过去,想过去也行,留下买路财,谓之“障车”。
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唐朝时新增加的婚俗:
近代婚礼,当迎妇,以粟三升填臼,席一枚以覆井,三斤以塞窗,箭三只置户上。妇上车,婿骑而环车三匝。女嫁之明日,其家作黍G。女将上车,以蔽膝覆面。妇入门,舅姑以下悉从便门出,更从门入,言当_新妇迹。又妇入门,先拜猪枳及灶。娶妇。夫妇并拜,或共结镜纽。又娶妇之家,弄新妇,腊月娶妇,不见姑。
即结婚前男方必须以粟米三升填石臼,以一张席子盖住井口,以麻三斤塞上窗户,以箭三支放在新房门口。接到新娘子后,新娘子上车时,得挡上膝盖,搭上盖头,新娘子上车后,新郎需要骑马围着车绕三圈。新娘子初入婆家,先拜灶台,以示将来成为操持家务的好手。男方的父母等亲属则从便门出,然后再从正门入,为的是踩新娘子的脚印,以沾喜运。
唐朝时的结婚仪式很有趣,包含了浓重的民俗文化:
唐人风俗多春夏迎娶新人,腊月婚嫁则有规矩即新娘不能见姑即婆婆(唐时称公婆为舅姑)。结婚当天,新人不能住进房子,必须住在屋外用青布幔搭建的帐篷,谓之“青庐”。新人在这里面完成交拜仪式并过新婚第一夜。在“青庐”内夫妇对拜,各剪发一缕置于锦囊,象征结发夫妻。
新婚后,女婿回门,拜见岳父岳母时,女方家眷亲朋皆至,此时有个好玩的游戏,那就是姑娘们用木杖、竹杖打女婿为乐,直到女婿被揍得晕头转向才罢休,这可被理解成是女方的示威:我们家闺女可嫁过去了,你看着办吧!此外,唐朝婚礼还有个新段子,就是“铺母卺童”,即在结婚前的一天,女方派一名资深的妇女到男方家“铺房”,展示女方陪送的嫁妆。这并非没有必要,唐朝沿袭魏晋余风,讲求门第高贵。唐人薛元超曾说:“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在这里提到了“五姓女”,也就是五个有着久远光荣史的豪门大族:太原王氏,博陵、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赵郡李氏。以上五姓自恃门第高贵,连皇族(他们质疑李姓皇族非陇西、赵郡的李氏)也不放在眼里,不肯主动与之为婚。唐朝的士人,以能娶这五姓女为荣耀。如果你不是五姓女,那么结婚时就要注意了,为了嫁过去后过得舒服些,不受老公家的人的气,就只能在“铺房”时显示一下娘家的实力了。
纳采礼仪。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奠雁。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纳征(下聘)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因为雁是侯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阴阳和顺,也象征新娘的忠贞专一。切记,一定要是活雁,事后还要放生的,不然不吉利 。当然,即便是在古代,大雁也不容易入手,所以可以用鹅,也可以是雉鸟代替。别的礼物就不多说了。
过了纳采,接下来就是问名。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
双方合过八字,觉得可以,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纳吉。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也要行奠雁礼。也是下正式婚书。有一整套签字等等程序。现在大概算是登记以及婚前财产公正程序。
然后是第四步,纳征 。也叫纳币。通俗一点,就是送聘礼。各代价码是不太一样的。早期,用帛淄,然后金,银,不一而足。送过财礼,下来就是请期 。算好良辰吉日,就准备娶新媳妇过门。
然后即是最重要的一步:亲迎。简而言之就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新郎亲迎,古代是要御车至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里头礼节一套,然后迎新娘出来上车,新郎御轮三周,先归。新娘乘后车,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注意新娘所乘之马车,一般都由女方自备,事后三月要由男方送回。
古时还有催妆诗,障车等等说头。比如,唐朝时云阳公主出嫁,男方傧相是陆畅,作的催妆诗是:“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宫女们因为觉得陆畅操吴音,才思敏捷,都愿跟他开玩笑,宫中才女宋若兰、宋若昭作诗道:“十二层楼倚碧空,凤鸾相对立梧桐。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Q(吴地的歌曲)入汉宫。”陆酬曰:“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
注意误区:
误区一,拜堂乱拜,现在说得夫妻对拜,说得是两个人头碰头,大大这可不是梁山泊上鸳鸯盗结义啊,古礼,女的先拜,男方回礼,如是者四,这才是王道,夫道,正道。此外说说拜堂地点误区,所谓青庐结拜,其实是北朝礼俗,在唐朝的时候经过变革,才改在堂上。《世说新语》里记载汉朝时,曹操与袁绍去劫了别人的青庐,搅闹婚礼,其实是劫外国人的婚礼,类似于今天中国人冲进教堂去抢个洋妞。
误区二,新房交杯酒,又称合卺。古语有“合卺而醑”,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各执一片以醑。男方要记住,喝完之后,要把杯子倒过来,取阴阳和顺之意。不然这辈子就要被老婆欺负了。还有鞋子要放好,不能被老婆鞋子踩到。衣服也不能被压到等等。
婚礼礼仪中,还有若干注意事项:
其一,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称为“却扇”,和前面说过的催妆诗一样,男方也要做却扇诗。
其二,合髻,也称作“结发”,象征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结发”的具体操作方式历代不同。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世人常用“结发”、“合髻”作为夫妻结合的代称,甚至特指为“原配”(亦称“元配”)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