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酒席菜式?
一、潮汕酒席菜式?
1. 潮汕牛肉火锅 - 酱油味、料清、汤鲜、辣味四款汤底,加入新鲜的牛肉、蔬菜等食材,特别美味。
2. 潮汕牛肉粥 - 特制的熬制牛肉骨汤加上精选的牛肉和大米,煮成香气四溢的牛肉粥,富有营养。
3. 潮汕牛肉丸 - 用新鲜的牛肉、淀粉、黄酒等材料制成,口感嫩滑、香气扑鼻。
4. 潮汕牛肉糯米团 - 用糯米和牛肉、花生、酱油等馅料制成,糯米软糯、馅料多汁、口感丰富。
5. 潮汕五香牛肉 - 用五香料和新鲜的牛肉制成,口感香醇、肉质鲜嫩。
6. 潮汕鲜螺煮 - 用新鲜的螺肉、鸡蛋、豆腐、花菜等材料煮成,清爽可口。
7. 潮汕黄金冬瓜 - 用冬瓜、瘦肉、虾米、香菇等食材炖成,味道鲜美、汤清爽。
8. 潮汕海蜇皮凉拌 - 用切碎的海蜇皮、花生、芝麻酱、老干妈等佐料凉拌制成,爽口开胃。
9. 潮汕芋泥 - 用糯米粉和熟芋头搅拌制成的糯米蒸糕或糯米丸,美味可口。
10. 潮汕脆皮烧肉 - 用瘦肉和五花肉混合制成,烤成脆皮、香味扑鼻。
二、潮汕元宵节菜式?
潮汕地区的元宵节菜式丰富多样,其中传统的有:牛肉丸、芋圆、桂花糯米球、糯米爆炒、潮汕汤圆等。
牛肉丸是用细嫩、去筋牛肉搭配豆腐和水淀粉制作而成,口感弹嫩,汤汁鲜美。
芋圆是将芋头捣成泥,搭配糯米粉制成圆形,并加入红豆馅,入口酥脆可口。
桂花糯米球用糯米粉制成球状,涂抹桂花糖浆,并撒上芝麻、花生粉,入口鲜香、软糯。
糯米爆炒则是将糯米制成粒状,加入蔬菜、肉类和调料,翻炒而成。
潮汕汤圆则是将糯米粉捏成球状,加入豆沙馅或芝麻馅,煮熟后浸泡在冰水中,口感软糯、清甜可口。这些元宵节菜式代表了潮汕地区食物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潮汕有那些出名的菜式?
潮汕有那些出名的菜式:生炊龙虾、冻金钟鸡、棋子豆腐、潮汕卤味、炊莲花鸡、炊太极蟹、炒大明虾、铁拍乳鸽、炸霜降鸟、沙茶牛肉、清醉花菇、糯米酥鸡、烧酥皮鸡、红炯田鸡、杏仁白肺,冬瓜盅锅底,头粿等。
潮汕菜是广东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闽南接近,同时又受广州地区的影响,渐渐地汇两家之所长,风味自成一格。
四、潮汕婚礼习俗?
1、提亲
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2、合八字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
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
3、定亲
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4、送聘
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潮汕话槟榔是指青橄榄)、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橄榄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
5、择日
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
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五、婚礼婚宴上有什么是必须点且又好吃的菜式?
这个应该根据各地风俗吧,像我们这,海鲜三个是必须(帝王蟹,澳龙,鲍鱼,珍宝蟹这类的……这些是一般条件,条件好的话会再加几道),然后红烧蹄膀,整鸡,烤鸭这类的也是必须,接着就是大闸蟹,鸦片鱼,松鼠桂鱼,甲鱼,黄鳝,鳗鱼,虾之类的水产任选一些,在接下来就各种炒菜了(像糖醋排骨,酸菜黑鱼片,青椒肚条……外加冷盘,汤……),结婚的话36道菜起,乡下的话要办三天,酒店一般就隔天晚上吃顿饭,外加结婚当日的午饭跟晚饭,每顿的菜都是新烧的,不会重复吃。
我自己是从小到大生活在当地,找的老公也是当地人,所以亲戚朋友也都是当地的,在我的认知里,我以为婚宴就是至少上面的档次,我老公上学在外地,所以有不少外地朋友,后来去吃他们的婚宴,我们礼金随了几千,只有中午或晚上一顿不说,他们桌上最好的一道菜是扇贝,但是在席上吃饭听周围聊天在他们当地吃的并不算差。所以城市跟城市之间,甚至一个城市的都会有差别,一般你就按照最近几年吃的当地喜酒的档次摆就可以。
六、潮汕婚礼习俗亲戚?
潮汕传统婚礼习俗礼节的介绍
1.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
潮汕媳妇的礼法嫁娶时传授家规:女子出嫁时,除父母长辈教以当媳妇的一般道理和知识外,有个仪式是要女儿坐在水缸上,然后才上花轿。此俗寓示女儿要像水缸一样要“大器量”,心胸豁达,勿斤斤计较。
2.认米缸:听翁姑介绍米缸位置、家中大小人口煮饭烧粥数量等。
3.采水缸:听翁姑告知到什么地方打水,水桶、桶担钩挂在什么地方以及饮水如何保持卫生等。
4.搅米泔缸:用木棒搅拌,让媳妇看看里面没有生米熟饭,示意不能浪费。
5.生火:教媳妇生火煮饭。习俗新娘进门要顶替翁姑或妯娌做饭。即使富户人家有女佣煮饭,也要十二天,或一月或四个月参加做饭。
6.站着吃饭:新娘初到要尊老惜幼,开始站着吃饭,且要为长辈添饭。待四天,十二天,父母劝儿媳坐着吃或不必为长辈添饭时才免此礼。还有,如不可站门槛,不可坐正堂;捧茶要按宾主排辈。
7.洗衣服:须先洗男服后洗女服,先洗长辈衣服,后洗小辈衣服,先洗深色衣服,后洗浅色衣服等。
8.送聘与回礼西县潮语区送聘礼俗,大体与潮属各地相同。
送聘也叫聘传时,即在男女双方协商嫁娶日期之后,由男方托媒送去聘金礼物。送古礼者具写迎娶贴式和婚书门符,一般人家仅是送聘金礼物。
聘金礼物和女方的嫁妆多少都是事先商定的。聘金是送给女言父母的;礼物如金银首饰、服装、布疋、则是送给儿媳的;锦糖、饼食、发粿是送给女方赠送亲邻的。如女方有祖父母健在者,须专敬送猪腿;父母健在者,则敬送猪肉(俗称洗屎肉),表示报谢父母养育之恩。女方回礼从简,仅以糖饼回赠,让男方赠送亲邻,告知迎娶日期。
男方有送贴式、婚书者,则回帖,并交换婚书。今送聘则除纸币金银首饰服装布匹外,尚有电器、缝衣车、钟表等物,皆据男方经济力量不同而定,女方回礼也同。
9.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10.合婚:这里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
11.定亲: 合婚之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项链的,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女方在定亲礼时,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定亲后便行聘礼。
12.行聘,亦称送聘。
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 现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
实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 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
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两个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期。 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
请期,行聘礼后,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 请期所请的时辰大多在黑夜里,潮俗保持黑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
13.迎亲,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 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 这时,新娘往往放声大哭,这叫“哭嫁”。 一方面是为远别父母亲而哭,另一方面据说只有流泪,才能使娘家富裕。
彩轿来到夫家门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 新郎用脚踢轿,卷轿帘,拔下新娘头上的如意,往新娘额上作势欲扎。 踢轿、扎如意,意在给新娘下马威:今后一切须如夫意。 这是夫权的暗示。 接着新娘在伴娘搀扶下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着的“火烟”。 新娘进门之后,要在婆家请来的“青娘母”陪伴下,与新郎吃“合房圆”,进洞房,上厅堂给长辈、平辈端茶行礼等。 这时,青娘母应在旁诵祝颂歌辞。
娘家在新娘迎娶当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汤赠与男方,愿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给新娘送木耳猪心汤,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娘家亲人。 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住上几天,好好倾吐思念父母之情。
这里的姑娘出嫁时还有分赠“姐妹钱”的习俗。“姐妹钱”是由前来迎娶的新郎分赠给送新娘上路的弟妹们,一般是4元4角8分。 分赠姐妹钱一对男女代送,含意“好”。 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离)”之意。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 安床之时宴请算命先生择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
在安床时,要做“四句”以图吉利。当新娘艳妆浓抹、将上花轿的时候,新娘娘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轿泼洒,边泼边念:“钵水泼上轿,新娘变新样。 寄寓对出嫁新娘的祝愿。不过,现在泼洒的当然不再是花轿,而是自行车或是摩托车、小轿车了。
新娘的嫁妆中,过去还必须备有两双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
14.新娘过门后,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厨,亲自做一碗甜米饭,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后,请他们各尝一点。
据说,这碗甜饭,糖要从娘家带来,做饭时还必须将一口自己的唾液掺进米汤中。当然,唾液掺米汤得悄悄进行,吃的人也不必多问。 这一习俗意味着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饭,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处,生活和睦。
新婚三天内,新娘子与公婆应避免相见。 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 汲水前先将一小撮红糖和一小撮由娘家带来的泥土投入井中。这是为使新娘此后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邻里和谐相处。
15.闹洞房: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
无论是哪一个地区,婚礼的最高潮是“闹洞房”。 潮汕也如此。 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闺房里刺绣的,人们要从这些刺绣工艺品的手艺高低、数量多寡来品评新娘的灵巧与笨拙、勤劳与懒惰。
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须说出吉祥如意的“四句”,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 也有一些生性诙谐的闹客,运用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把个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 特殊婚俗
过去,潮汕地区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婚姻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这形形式式的婚姻习俗,有的已被淘汰,有的虽然尚存其名,但形式已经完全改观。
七、潮汕菜特点?
潮州菜烹饪的最大特点是借重海鲜、主要烹调法有:焖、炖、煎、炸、炊(蒸)、炒、焗、爆、焯、烹、泡、扣、卤、熏、淋、烧等数十种。
其突出特点是: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肥而不腻。它富有地方风味,以精于烹制海鲜、重视原汁原味而著称。
八、潮汕菜配料?
潮菜常用的配料有豆酱、鱼露、酱油,甜酱、桔油、梅羔酱,白醋、陈醋、三掺酱,沙茶、芥末、辣椒酱,豆油、麻油、川椒油。生油白醋,还常用姜、葱、蒜茸再加调配。这些调料,咸、甜、酸、辣、香五味俱全,可以根据需要配搭上席。在长期饮食实践中,某个菜配上某种或某几种调料最为适口,在食家中渐渐有了共识,并约定俗成,成为规矩。
例如,卤鹅一定是用蒜泥醋为佐料,牛肉丸则用沙茶或者辣椒酱为佐料,清蒸螃蟹配姜末陈醋上席,生炊鱼则佐以豆酱或者酱油等等。饭馆上菜不按规矩配搭佐料,会被视为外行。
九、潮汕订婚菜?
一、潮汕婚宴菜单16个菜
江南三小碟 大红金猪全体 肉汁鲜菌炖花胶 上汤依面焗龙虾
金腰果仁西芹百合海皇丁 XO锦绣炒双脆 莲藕金钱拼黑椒雪花牛
碧绿扒6头南非鲍甫 真味贵妃鸡 清蒸深海东星斑 鱼滑鸡汤煲时蔬
蟹籽生财炒饭 美点双辉 红豆莲子 百合糖水 时令水果
二、 婚宴菜单必点菜
四喜丸子,传统婚宴菜,必须有。 豆腐制品,都有福的谐音,要有。鱼要有,年年有余。其实婚宴就是酒店赚钱的最好机会,把陈年的冰货都拿出来了,而且还死贵,要想省钱有面子,自己买海参或鲍鱼和大的虾(别让酒店换了)让酒店做个吃,省钱(成本比饭店低几倍),做个扣肉也行,鸡尽量不要,饭店直接从外面进成品,难吃死了,还贵,尽量少点成品或半成品的菜,基本都是不新鲜的。
三、婚宴酒席点菜攻略
十、潮汕菜做法?
杂锦冬瓜盅 菜式特点:此菜精工细作,图案形态美砚,汤香醇味美,肉鲜滑爽服。用料说明: 冬瓜1个(重约4000克),鸡胸肉100克,鸡肫50克,蟹肉50克,鲜虾肉100克,熟火腿15克,湿香菇15克,鸡壳1个,上汤500克。水发鱿鱼50克,发莲子25克,味精、精盐、胡椒粉各小许。制作方法:将冬瓜切半成冬瓜盅,盅口四周 切成锯齿形,挖去瓜瓤,在瓜皮上刻上花纹图案,然后放入开水锅浸煮约1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冷却。将鸡壳斩成4块,用滚水滚约5分钟捞起,放入冬瓜盅内,加二汤,精盐、放进蒸笼蒸1小时30分钟,取出,去掉鸡壳和水。将鸡肉、鸡肫、虾肉、火腿、香菇切丁,莲子切半,鱿鱼切块,加上蟹肉,放入汤锅泡煮捞起,装人冬瓜盅内,灌入上汤和味精、精盐、胡椒粉、芝麻油调味即成。 焖瓤黄瓜 菜式特点:外嫩内香,烂滑味香。用料说明: 黄瓜(吊瓜)500克,瘦肉125克,湿香菇25克,缔脯末10克,鲜虾肉150克,上汤200克,猪油750克(耗100克),味精、胡椒粉、鱼露、精盐、干淀粉各适量。制作方法: 1、将黄瓜去皮、去头尾、切段(长约3厘米),用专用模型筒通去瓜心,投入开水锅泡过取出,用冷清水漂凉、晾干。 2、把瘦肉、鲜虾肉、剁烂,盛于碗中,加入味精、精盐、缔脯末、胡椒粉拌成肉馅。然后将肉馅装入黄瓜心内,瓜的两端蘸上千淀粉,放人油鼎炸至瓜皮稍有小泡时,用笊篱捞起。 3、将炒鼎洗干净,放入黄瓜、香菇、上汤、味精、鱼露、胡椒粉、焖约20分钟,取出砌在盘里,香菇伴边,原汤用淀粉水勾薄糊淋上便成。酱碟:香醋2碟。反沙银杏 菜式特点:外松甜,内甘润。用料说明: 白果600克,白糖500克,糕粉(即潮州粉)150克,青葱50克,花生仁50克,清水200克。制作方法: (1)先将白果用开水煮熟,打破去壳,然后再用开水滚过,整粒浸过冷水,撕去外膜后漂洗至不存留外膜为止。用清水浸泡待用。 (2)把青葱洗净,用刀切成细粒候用。花生仁炒熟,脱膜,用万能搅拌机搅碎,搅成花生末待用。将白果捞入汤盆,要保持一定水分,再将糕粉放进筛斗,逐步筛入白果间,边筛边翻动白果,使每粒白果都粘着糕粉为止。然后用餐盘盛着,摊开待用。 (3)将炒鼎洗净,放进清水、白糖,用慢火煮,煮至白糖全部溶化成糖浆,并且糖浆煮至起甘(糖浆滚至出现大白气泡时),即端离炉位,用鼎铲搅几下,然后倒入白果、葱珠、花生末,再用鼎铲翻转,边用扇扇冷,翻转至糖变成干白即成。 羔烧栗子 菜式特点:甜香、酥脆。用料说明: 栗子750克,砂糖400克,猪油1000克(耗75克),膘肉40克,炸葱珠10克。制作方法: 1、将栗子一切为二,下开水锅泡过捞起,去壳、去膜、放在盘内,入蒸笼蒸熟取出。膘肉切粒,腌上砂糖。 2、烧热鼎倒人猪油,烧至六成热时,将栗子放入油鼎溜炸,捞起,倒去油。原鼎加入清水250克。 3、将砂糖和栗子、膘肉、葱珠下鼎,用小火熬15分钟后,改用中火将糖水收浓,起鼎盛人碗内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