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方民俗?
一、宁波地方民俗?
祈盼吉祥话春节
农历的十二月廿三,宁波人称之为“小年”。据说这天是灶君菩萨生日,每户人家当晚就要用“祭灶果”供灶君生日,宁波人又把这一也称为“祭灶夜”。其实,“祭灶果”是宁波特有的,它是由冻米糖、脚骨糖、红球、白球、麻球、油果等混合而成。当供桌上的蜡烛快燃尽时,大人就把厨房大灶上神龛里的灶君菩萨请下来,连同一匹“灶马”用蜡烛火苗点着后送上天。然后,马上把“祭灶果”分给孩子们吃。祭灶,按老百姓的说法是要灶君菩萨上天宫后,对玉帝“多说好话”,以求“来年下界降吉祥”。
年前,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谢年”。“谢年”是表示宁波人对大自然的年终感恩,对祖先的告慰,也是对来年吉祥如意的祈盼。“谢年”也叫“谢年羹饭”。一般人家用五个祭盘。祭盘是红色的圆形木盘,比洗脸盆略小,也浅一些。祭盘上的祭品,中间一盘是一只猪头,称为“利市”,是吉利的意思。办不到猪头的用一刀肋条肉代替。另一盘是一只大公鸡,或者是两只较小的公鸡,但母鸡是不用的。以上两盘是熟食,其余三盘是生料:一盘是两条鲢鱼,象征岁岁有鱼(余);一盘是蚶子,象征对本对利;最后一盘是年糕,象征生活年年高,年糕三四条一排,纵横交错地叠起来。桌前摆放香炉和烛台,还放年糕粉做成的“元宝”。桌的四周放酒杯和筷子。整个桌面摆得满满当当的。
正月初一为春节。
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次、次、次”的哑炮,则表示不吉,立即补放一个。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这天习俗的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实则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拜年一般是从家里开始,然后是亲属。一般先至亲后远亲,按照亲属关系的远近,先拜近亲后拜远亲。说起拜年,宁波人有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十分有趣那就是:“拜岁拜嘴巴,猪油汤团烫下巴”。
火树银花话元宵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是一年中最早一次月圆,故称上元节。
十三日为“上灯夜”,十八日为“落灯夜”,期间为“灯节”。
上灯夜,宁波人兴吃芦穄汤果。十四夜,有“照蛇虫”习俗,是日,农家在田头、田塍点火烧野草“驱邪”,俗叫“驱煌虫”,田塍干草燃着时犹如条条火龙,故又称“谭火龙”。此为岁时习俗和农业生产除虫害相结合的一种习俗。
元宵夜,闹花灯,放鞭炮,吃汤圆。镇海兴吃“丫头羹”,类似现在的百果羹。据说有一年元宵节的晚上,镇海后大街有一大户人家,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都出去观灯了,留下丫头们在家。大约是主人们兴致很高,到了半夜还没回家。丫头们又困又饿,主人没回家都不敢上床睡觉,于是丫头们就在厨房里找东西吃。结果东找西翻,倒是找出来不少东西,什么枣子呀、花生呀、银耳呀、莲子呀、还有各式水果……丫头们将这些都一股脑儿放到锅里煮,差不多了,又放入了用过年吃剩的糯米粉搓成的圆子、放入甜酒酿、放入白糖,再打上蛋花,起锅时还撒上了桂花。正当丫头们要品尝时,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回来了,一进门,个个都喊饿了,要点吃的。丫头们马上端上刚煮好的什锦甜羹让主人们享用。吃过后大家都夸这什锦甜羹味道不错,问,叫什么名称?丫头们却对答不上来。老爷说:“那就叫‘丫头羹’吧!”这样,元宵节吃“丫头羹”就慢慢从后大街流传开来。后竞相仿效,遂相沿成习。
是夜,少女相约于厕间、猪栏迎祭紫姑,亦叫迎祭厕姑,并扶乩,以卜长大后的智愚和婚姻。相传厕姑名何媚,山东寿阳李景之妾,因不容于李妻,常役以秽事,于是日悲愤而死,后奉为厕姑,宁波人俗叫“屙缸姑娘”。因此,迎祭紫姑也称“请屙缸姑娘”。
缅怀逝者话清明
宁波清明的民俗强调的是,以“感恩故人、催护新生”为主旨,宁波习俗重祭祀,尤其以上坟祭祖、做清明羹饭为重,海内外游子清明时节多归故里上坟。
宁波人认为:上坟,主要是一种精神安慰,不仅仅对生者,也是对逝者的;清明祭祀为的是“慎终追远”。“慎终”就是认真地为父辈或祖辈办丧事;“追远”就是举行祭祀活动,追念有功德的先祖,体现了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宁波人上坟节令食品为青糍、麻糍(乌米饭)糕,麻糍要切成菱形。上坟时,清除杂草,铲新土压坟顶,插上挂有纸球的筱竹梢,以示后代子孙已尽孝祭祖,同时亦寓意祖宗保佑全家平安、兴旺发达。
龙舟竞渡话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亦称端阳。各家门口插菖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
相传是日为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身亡的日子,为纪念屈原,民间有悬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馨香溢世;粽子,原为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后演变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舟,则表示竞相营救屈原。
宁波民俗,是日姑娘们,忙于制作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各种色彩的香袋,内塞棉花掺入香粉,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在床帐或摇篮上,谓可驱邪。
宁波的乡间还有吃“五黄六白”习俗,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称“五黄”,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猪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
端午节各家均裹粽子,宁波人的习俗,是裹四角形的碱水粽,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壳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另外,端午宁波民俗还有“端午担”。就是这天女婿多备“端午担”,礼送岳父母家。“端午担”,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鱼要成双,鹅头颈涂红颜色,路上鹅叫得越响越好,说越叫越发,称“吭吭鹅”。
描端午老虎、做布虎是宁波过端午的另一民俗,就是用“百兽之王”的老虎来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是日,用雄黄在婴孩额上写上“王”字(示兽中之王),有给孩子穿虎纹的衣服,缝制布虎和老虎枕头,谓“年年端午五月五,剥过粽子做布虎”。与别地稍异者,宁波的端午老虎雕版印刷花色特多,在约四五寸见方的纸上,绘有一虎一孩、一虎二孩、一虎三四孩,有二虎一孩、二虎二孩、二虎三四孩,虎、孩姿态各异,尚有李存孝七岁打虎、杨香虎下救父等故事图。
八月十六话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国皆然,是个大节,唯宁波兴十六日为中秋。
宁波以十六日为中秋的来由,有多种版本。其中一种传说是八月十六为越王勾践母亲的生日。现慈城西南有一古城句章,越王勾践母亲当时长居此地。每到八月十六,越王都会陪母亲过生日。过生日的内容不是大摆酒席,莺歌燕舞,而是越王母亲对儿子的过失先进行教诲,之后母子一同赏月。此事一经传开,当地都把八月十六作为聆听母亲教诲,陪长辈赏月的慈孝日子。直至今日,已近两千年了。据《慈溪县志·岁时记》中记载:“越王母以八月十六生,顾四明以十六日为中秋。”
中秋以吃月饼示团圆,宁波月饼以苔菜、水晶月饼别具风味。此时新鸭肥嫩,全鸭炖芋艿子为时新佳肴,俗称“鸭扑芋”。民间有吃“鸭子芋艿”、水拖糕等习俗。
爬山登高话重阳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利用谐音的国家,九九的谐音为“久久”。这样一来,重阳又有了“长久”、“祈求健康长寿”之意。因此,宁波人在重阳节历来要对那些长寿的老人表示尊重与庆贺。
至于重阳节的活动,有一首民谣把重阳节的活动概括得一清二楚:“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吃重阳糕的习俗,有谓糕与高谐音,寓登高意。登高,在山区很容易办到,但在宁波有许多平原地区,无山可攀,吃重阳糕正好满足了平原地区人民登高的心理要求。平原地区的人以及因种种原因无法登高的人,通过糕借用了高的含义,这样吃重阳糕就成了登高的另一种表达。
最后,借人类学家的话结束本文。人类学家早就明确地向我们指出,传统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并使继起的后代适应社会的一种既定存在的形态;若没有传统文化,现代人决不会比类人猿更高明。
二、苗族婚礼民俗前言?
中部方言叫“乃聂”,西部方言叫“马良”,即男方父母看中某家之女,或青年男女在“游方”、“跳花坡”、“集会”、“酒宴”、“赶集”、“走亲串戚”等活动中认识交往,双方有意,即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方家洽谈亲事。
中部方言苗族“提亲”一般两次方成,也有一次就说成的,有的甚至要跑三次。常言道: “事不过三”,若三次未成也就罢了。
一般来说,第一次多为试探,主要是看看女方父母的态度,第二、三次方为最后定夺。
苗族许多女方父母,虽对男方家情况及其“未来之女婿”已经了解,并无任何反感和意见,但也故意叫“媒人”往返数次方答应。
三、婚礼属于什么民俗?
婚礼属于世界范围内的民俗。
婚礼通常涉及各种仪式和传统,旨在庆祝婚姻的确立、祝福新人及其家族的幸福。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婚礼形式和习俗各有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婚礼民俗:
1. 中国:中国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包括求婚、纳采、定亲、迎亲等仪式。传统的中式婚礼以红色为基调,寓意吉祥、喜庆。在婚礼过程中,长辈会为新人祝福,新人则要行礼谢恩。
2. 印度:印度婚礼以其华丽、隆重的仪式而闻名。在婚礼过程婚礼在世界各地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动。婚礼通常涉及各种仪式和传统,旨在庆祝婚姻的确立、祝福新人及其家族的幸福。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婚礼形式和习俗各有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婚礼民俗:
中国:中国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包括求婚、纳采、定亲、迎亲等仪式。传统的中式婚礼以红色为基调,寓意吉祥、喜庆。在婚礼过程中,长辈会为新人祝福,新人则要行礼谢恩。
印度:印度婚礼以其华丽、隆重的仪式而闻名。在婚礼过程中,新娘和新郎会穿上精心制作的传统服饰,并进行各种仪式和舞蹈表演。印度婚礼通常会持续数
四、婚礼民俗翻箱词?
1、金光银色百宝箱,玉出蓝天映春光,姻结连理时好辰,缘分百年福运长。
2、手接红包四四方,拿着索匙来开箱,今年送个红花女,明年再送状年郎。
3、说天盒来就开盒,亲家来的礼物多,大家都是借眼看,众亲看了笑和和。
4、新婚夫妇好鸳鸯,喜糖美酒满屋香。新郎吃了千百岁,新娘吃了寿延长。
三、结婚开箱吉祥话
1、新娘顺从,夫妻久长,恭喜行庆,麟趾呈祥。
2、今夜洞房,灯烛辉煌,人人荷老,女貌才郎。
3、头插红花,身穿红袄,夫妻偕老,同心和好。
4、天地配合,成双成业,夫唱妇随,万年富贵。
5、茶杯四方,金银满堂,新娘巧妆,新郎财王。
6、茶盘圆圆,甜茶甜甜,两姓合婚,冬尾双生。
7、新郎新娘,今晚洞房,夫妻偕老,五代同堂。
8、婚姻今成,共创家庭,蓝图同绘,挽手共行。
五、宁波立夏的民风民俗?
1 宁波立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俗习惯。2 这主要得益于宁波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例如,在立夏这一天,人们会挂上菖蒲,喝冷兰汤等,这些习俗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民间传说支撑。3 此外,宁波还有很多其他的民俗文化,如丰年祭、雁荡山卧佛会等,都值得一提。注:此题回答仅代表机器人视角,如有纰漏,请理性看待。
六、宁波民风民俗,要简略?
过年贴春联,吃饺子,燃放鞭炮,长辈要给小辈发红包。中元节要祭奠先人,中秋节要吃月饼。
七、宁波有什么民风民俗?
宁波民风民俗有很多,比如宁波走书,原称“莲花文书”,又称“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余姚农村,清末明初流传入宁波城区,继又向镇海、舟山地区拓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九十年代初开始衰落。
八、宁波有哪些民风民俗?
、舞狮: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教有关节日,数十名农民组队,去各村轮流舞狮,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
狮舞有独舞、对舞、群舞,以三狮共舞为多,一雄一雌一仔,边舞边敲锣打鼓,以表演"抢五灯"为最精彩,即在场地中间、四角各置一盏灯,狂舞狮子在中间嬉打、咬打、抢灯等动作,四周围观群众。
2、赛龙舟:城乡赛龙舟主要在池塘、河流和湖泊中举行,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
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除举行庙会外,赛龙舟可增加节日娱乐气氛。当比赛开始时,划船人员头高高地昂起,一人站立于龙舟前身敲锣指挥,服装与龙舟同色,一声鞭炮响,龙舟齐发,锣鼓声与岸上观看的人群呼喊声不绝于耳,场面甚为热闹,先到终点者为胜。宁波东钱湖的龙舟最负盛名。
九、宁波婚礼规定?
婚礼是一种风俗,有婚车婚房,有美酒美食,亲朋好友的见证下,礼炮声中完成结婚的仪式。
十、民俗婚礼策划:让婚礼更具民俗风情
民俗婚礼策划:让婚礼更具民俗风情
民俗婚礼是指按照传统习俗和风情举行的婚礼,充满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新人开始倾向于选择民俗婚礼,希望通过举办民俗婚礼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追求传统文化的理念。
首先,选择合适的民俗婚礼地点至关重要。可以考虑在民俗村落、古镇或者具有浓厚地方风情的场所举办婚礼,如水乡婚礼、山地婚礼等,通过地域特色的建筑和环境营造出浓厚的民俗氛围。
其次,婚礼流程的设计也是民俗婚礼策划的重点。可以融入当地的习俗、传统仪式和民间舞蹈,让参与婚礼的亲朋好友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浓厚的民俗风情,增添婚礼的独特性。
在婚礼布置方面,可以运用民俗元素进行装饰,如挂满红灯笼的喜宴场地、传统的彩带和鲜花装饰,以及象征吉祥和幸福的民俗符号,为婚礼场地营造出喜庆和祥和的氛围。
此外,美食也是民俗婚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选择当地的传统美食作为婚宴菜肴,结合民俗特色的酒水和甜点,让新人和宾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
最后,民俗婚礼策划还需要注重礼仪和仪式感。可以邀请当地的长者或民间艺人参与婚礼,进行传统的祝福仪式和表演,让婚礼更具意义和仪式感。
总的来说,民俗婚礼策划不仅要考虑到婚礼的各个方面,更要注重民俗元素的融入和地域文化的体现,让婚礼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民俗婚礼的策划和举办方式,为新人们打造一场别具一格的婚礼。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能为您在策划民俗婚礼时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