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婚礼百科 > 正文

中国时代变迁?

2024-08-20 08:30:1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中国时代变迁?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8、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9、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0、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1、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12、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3、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4、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5、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6、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7、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8、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19、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扩展资料:

关于朝代的歌谣: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二、婚礼仪式的变迁意义?

把婚礼仪式呢逐年都有便签不一样的情况,但都是啊为了更好的度过这样一个庄重而严肃的日子。

the

三、中国养老的变迁?

1、新中国养老制度起源于东北;

2、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出台;

3、计划经济时期,劳动保险体系初步完成;

4、市场经济时期,社保保险取代劳动保险;

一、新中国养老制度起源于东北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一开始的称呼是“劳动保险制度”,1949年9月,“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此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实际上,“劳动保险”一词在1948年就已经出现,由李立三确定的名字。李立三可以说是新中国劳动保险制度的缔造者。

1948年8月,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在哈尔滨举办,会议提出一项政策:“在工厂集中的城市或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创办劳动的社会保险。”

1948年,在哈尔滨试点的基础上,李立三起草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草案)》。

1948年12月,有关部门颁布《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从铁路、邮电、矿山、军工、纺织等七大行业开始,劳动保险制度开始推行。

《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各公营企业要按月缴纳工资总额3%的劳动保险金,其中30%存在政府指定银行,作为劳动保险总基金,剩余的留在本企业用作劳动保险开支。另外,养老金的发放,则是“按工龄长短发放本人工资30%-60%”。

有两点需要注意:

注意一:草案中工人要求缴纳千分之五的工资,正式实施后工人是无需缴纳费用的。毕竟当时工人是需要缴纳公费的。

注意二:条例只涉及工人身份,不涉及干部身份——为后来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埋下了隐患

注意三:实际上是单位缴纳5%总工资的七成用来发放退休金,为后面留下隐患。

二、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出台

1949年10月,李立三担任劳动部部长,劳动保险局成立,隶属劳动部。

1949年11月,由李立三牵头起草全国劳动保险法规。

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正式实施——这是2010年《社保法》以前60年内中国唯一的社会保障法规!

《条例》主要奠定了我国社保保险制度的基础,解决了新中国初期职工的生活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企业根据工资总额的3%按月提取劳动保险基金,其中70%留存企业基层工会,用于支付职工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性开支,30%上缴中华全国总工会供统筹。退休职工则是根据工龄,从劳动保险基金中获得原工资35%-60%(1953年提高到50%-70%)的养老金。

此时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全国劳动保险事业的最高领导机关!

1953年1月,国家对《条例》进行改革,提高了待遇标准,扩大了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有两点需要注意:

注意点一:条例同样只适用于企业职工,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那会还不叫养老金)由国库负责。

注意点二:国家曾发文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约定为原工资的50%-80%,但是影响较大,至少说明国家当时就准备“并轨”两大群体养老金问题。

三、计划经济时期,劳动保险体系初步完成

1954年6月,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劳动保险业务移交工会统一管理的联合通知》,通知指出,劳动保险业务由工会统一管理。

195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退休等问题的基本制度规范。

1958年2月,国家发布《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事业、国家机关职工的退休制度,退休金全部调整为工资的40%-70%。

一直到此时,我国以劳动保险为代表的社保体系初步完成,此时养老体系属于“国家保险”模式。

1978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安置懦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有三点需要注意:

注意点一:虽然退休金统一调整为40%-70%,但是两个群体分属两套资金体系。

注意点二:当时企业盈亏都是国家财政的一部分,因此双轨养老体系并无本质差异。

注意点三:当企业改革,前面两点将会是养老金“双轨”的重要原因。

四、市场经济时期,社保保险取代劳动保险

1982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准备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但是遇到了许多问题。

比如部分企业亏损,但是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占了企业总工资的一半以上,更有甚者超过了企业总工资。停发、减发等引起了许多问题。

比如外企、合同制出现使得一些人无法被原来的养老制度覆盖。

养老保险改革势在必行!

由于很多人对于计划经济的“劳动保险”有意义,逐渐用“社会保险”取代“劳动保险”。

1982年,国务院体改办支持上海试行养老改革,由保险公司统筹集企业职工养老金,由企业根据利润多少为职工向保险公司缴纳养老保险金,职工退休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

1984年,劳动人事部指导泰州、江门、东莞、自贡试点上海做法。

1985年的“七五”计划明确提出:“全民所有制单位要逐步推行职工退休费的社会统筹”!

1986年10月,国务院改革劳动制度,对国有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

  根据规定,企业和合同制工人,按其工资15%的水平,共同缴纳退休养老基金,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不超过3%,工人退休后按月发放养老费,发放办法参照1978年的规定,多缴多得,不足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

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退休人员由企业供养转化为社会供养。通知决定提出,个人按照3%缴费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逐步提高。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在社会统筹的基础上引入个人账户。

199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建立个人账户,建立起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1997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推动养老办法按月计发制度改革,当时计发月数统一为120。

个人缴费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企业最低缴费比例为3%,企业缴费比例不超过工资的20%。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才形成了现在的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月数呈现阶梯梯度。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个人缴费。

四、中国城乡建筑变迁?

物质条件的改善对建筑活动的影响直接又明显,就中最重大的,一是财富的增多,二是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房屋建筑,不论实体还是“空间,都是用”物料和银子堆出来的,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固然有诗意,但首先还是凝固的财富。

房屋的质与量与财富成正比,钱多,房子才大,才好,才会漂亮,这看法有点俗,但系实情。

五、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反侵略、反帝是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者的民族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社会”。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反侵略发展成为反帝。

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国人民(包括农民、工人、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的革命阶级)和封建主义或势力(包括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等)的阶级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也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屈辱中开启了现代化之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赢得民族解放的历史!

六、中国美院名字变迁?

中国美术学院建于1928年,时称“国立艺术院”;

1929年,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8年,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50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1958年,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

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China Academy of Art)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也是最早实施设计学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最早的艺术革命团体发祥地,中国唯一一个美术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地,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唯一承认学历的中国美术类大学。 

七、中国国歌的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新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八、各个朝代中国疆域变迁?

秦朝的面积为:960万-608.61万+3.30万平方公里=354.69万平方公里。 西汉的面积为:354.69万+311.68万=666.37万平方公里 东汉的面积为:666.37万+33.53万-45.28万=654.62万平方公里 西晋的面积为:654.62万-39.12万=615.5万平方公里 唐(唐高宗时期)的面积:470.57万+809.47万-28.85万=1251.19万平方公里 唐(唐玄宗时期)的面积:1251.19万+184.13万-545.73万=889.59万平方公里 吐蕃:453.88万平方公里 辽:448.54万平方公里 北宋的面积:889.59万-606.03万=283.56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面积:960万+1207.82万-45.08万=2122.74万平方公里 明朝的面积:960万+449.19万-175.81万=1233.38万平方公里 清朝的面积:960万+324.65万=1284.65万平方公里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现在我们熟知的中国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地三位。但这还是一个有很多争议的问题,比如有的说是1040万,有的说还没有960万,到底是多少,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只有留待后来人解决了。但是我知道中国古代强盛王朝的版图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就是清朝,唐朝和元朝。 清朝的领土总面积到底是多少?有人说是1200多万平方公里,有人说是130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把1860年前的清朝版图和现在的中国相比较,现在的中国至少减少了300 多万平方公里,那就是沙俄于19世纪割占我国的超过160万平方公里土地,再加上分裂的外蒙古约16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个加起来就是320 多万平方公里了,另外西藏先后被割去许多土地,比如那个“麦克马洪线”,起码超过10万平方公里,再加上西南失去的领土,如果还可以算上“尼布楚条约”中清朝放弃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大片土地,至少有50万平方公里,恰克图条约放弃的萨彦岭以北之地,清朝至少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版图无可争议 那么唐朝呢,唐朝灭掉东西突厥后,北境直抵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中游和安加拉和流域,已经远远超过贝加尔湖,西面最远直达里海,包括整个中亚和阿富汗。那么唐朝的西北和北方版图都远胜清朝,但是唐却没有统治青藏高原这块广袤之地,而且唐也没有同时统治东北的广大地区,虽然东北勘察加半岛的居民向唐朝进贡,但是直到唐玄宗时代才在东北设立黑水和渤海两个都督府,这时的北境可能已越过外兴安岭,但是唐朝并没有直接的统治这里,在西南边境领有越南北部,所以唐朝虽然北部和西北版图都超过清朝,但是没有青藏高原和东北,所以总的版图还是不如清朝。

九、中国近现代艺术变迁?

百年来,中国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不少的艺术家不断探索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性发展之路,从而形成了一百年中国现代艺术的脉络。

从美术界看,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三位艺术家将表现“意境”转化成了画面背后的美学价值,成为有别于西方科学体系的世界艺术的新宠。融合了中国现代艺术从林风眠开始100年来的5大艺术流派,包括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极简主义、涂鸦、波普。

除此之外,中国美术艺术还通过当代艺术三个重要的主题,即“生与死”,“时间和空间”,“星球,宇宙万物”,探讨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命题。

十、中国主食结构及其变迁?

中国人把“吃”当成头等大事。孔子就得出了这样的论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彼时,中国的美食史才刚刚开启,无论食材、烹饪手法还是口味皆十分单调。那么,之后中国的主食都经历了哪些发展。

主食:稻米和小麦

中国的先民在距今9000到8000年的这一段时间里,成功地种出了粟 (小米)、黍(黄米)、水稻等谷物,而且一直用其喂养他们的子孙至今。至于另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食小麦,则晚了三四千年才出现。

不管怎么说,谷物让人们辞别了朝不保夕的佃猎生活,首次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但问题是,那时他们唯一掌握的烹饪方法 “烧烤”,并不适合这些硬邦邦的小颗粒。于是,“吃货心”第一次显示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气力:他们发明白陶器。将谷粒放在陶釜中,加水煮熟,就成了最早的米饭。

这么吃了两三千年,又出现了可以隔水加热食物的炊具“甑”,这意味着“蒸”作为一种烹饪手段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可以吃到干饭了。人们还将不同的谷物放在一起蒸煮,名曰“香饭”;《礼记·内则》中甚至记载了将煎肉酱浇在稻米饭上,再淋上熟油制成的“淳熬”,真想拿它来与台湾卤肉饭一较高下啊。

不过,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米饭皆属于“奢侈品”,因为它的产量太低了。到了南朝末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才开始不断扩大;又过了几百年,隋唐统一时,稻米才终于取代粟和黍,成了南边人数一数二的主食。

而此时,北方人的餐桌已经被小麦霸占。这种历史相对较短的作物,几乎穷尽了中国人对主食的一切想象力。最初,它与其他谷物一样被蒸煮成了“麦饭”,直到战国时期被一个脑洞大开的家伙放在石磨上磨成了粉。

自那以后,面粉在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手中变出了万般花样。到北宋时期,京皆汴梁(今开封)已经出现了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面食。那时,“凡以面为食者,皆谓之饼”,火烤的为“烧饼”,主要品种有烙饼、油饼、肉饼;水煮的是“汤饼”,包括馄饨、饺子、面片;笼蒸的则称“蒸饼”,馒头、包子皆算;此外还有油炸的环饼(今馓子)等—真的吃货,根本不惧食材单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