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语言中“妈妈”叫papa,“爸爸”叫mama?
首先,背景理论方面参考我之前写的回答:
为什么各种语言里“妈妈”的叫法都差不多?幼儿早期的口腔肌肉结构和学习过程,限制了幼儿能发出的音集中于唇音[m]、[p],[j]和元音[a],随着肌肉发育和学习,逐渐扩展到齿音[t]组,然后再发展出别的音。
而日常语言与“儿语”的继承关系,也导致大部分语言通常在历史演变的早期都使用[ma]/[mama]表示母亲,使用[pa]/[papa]-[ja]/[jaja]表示父亲,在特定情况下增补[t]组。
不过日常语言还是和“儿语”是相互独立的,在语言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随着历史发展,很多语言中表示母亲父亲的词汇漂变为不是使用[ma]/[mama]、[pa]/[papa]-[ja]/[jaja]这样的简单音节。
在现代语言中非洲大洋洲的语言之间亲缘关系远,但是通常保持使用[ma]/[mama]表示母亲,使用[pa]/[papa]-[ja]/[jaja]表示父亲。而欧亚美洲大陆的语言之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一些,但是表示母亲父亲的词反而漂变较大。
一些理论认为这是因为语言使用人口数量大+地理环境使语言之间交流更多,导致欧亚美洲语言这些基础词汇更容易发生漂变。
南岛语系、达罗毗萘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以及一些北美语言都常见[n]音节表示母亲、[m]音节表示父亲,而有的进一步混同为不以[m]-[n]音节区分,而以元音区分,算是[m/n]母亲[p/b/v/j]父亲之外的一种基本模式,这种日常语言的模式也影响到其对应的“童语”、“童向语”,使儿童没有唇音[p/b/v]组表示父亲的概念,而习惯于对元音敏感。
例如,在通古斯语族部分语言的母亲[əmə]/[at͡ʃa]、父亲[ama]-[t͡ʃət͡ʃə]模式,不过以[m]音节同时表示父母到[t͡ʃ]音节同时表示父母是一个连续漂变,没有在某个方言里出现过[t͡ʃ]音节表示母亲同时反而[m]音节表示父亲的特殊情况。
另外还有一些少见模式,比如古日语和一些北美洲语言里面,表示母亲的广泛涵盖了唇音[m/n/p/b/v],导致父亲只能锁定到齿音[t]。
以古日语为例,日常口语的母[amo]和尊敬语的母上[古papaupe/今hahaue]同时存在,导致父亲只能锁定为齿音[t]的叠音[古titi/今t͡ɕit͡ɕi]。
在别的母亲没有占用唇音[p/b/v]组的语言里,日常语言父亲漂变到齿音[t]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但是在各阶段“童向语”中都完全锁定到齿音[t]的情况则比较少见。
有一个极端的日常语言变化的例子,在南高加索语系的格鲁吉亚语里,[deda]表示母亲,而[mama]表示父亲,[m/n/p/b/v]的唇音组完全被父亲爷爷等称位占据,而母亲变化锁定到齿音[t]组。这是最极端的一种变化。
目前检索各语言的日常用语,还没有发现过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自然语言在不添加齿音组音节的情况下,只用唇音表示父母的情况下完全漂变为[p/b/v]表示母亲同时[m/n]表示父亲的极端情况。可能这种情况还是基于历史和认知逻辑的因素导致其出现可能性太小了。
相关阅读:
如果汉白语族像其她一些汉藏语一样发展为强制主宾谓词序+名词后置格助词黏着语法,现代汉语会是什么样子?原始汉藏语是作通格语言还是主宾格语言?美洲大部分原住民族群的分化年代和整个亚非语系差不多,为什么美洲原住民有这么多难以确认相互关系的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