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帝退位诏书的诏书内容?
一、宣统帝退位诏书的诏书内容?
清帝的退位诏,与其他两道懿旨和1912年2月3日授权袁世凯和南京临时政府谈判的诏书合称《逊清四诏》,后被内阁中书张朝墉收藏。张殁后,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购得,1975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现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岳飞赐死诏书?
赵构赐死岳飞的圣旨为《赐岳飞批剳卷》,原文如下
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己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朝廷。以淮西军叛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藉卿军照管,可更或饬所留军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水军亦宜遣发,以防意外,如卿体国,岂待多言。
三、乾隆禅位诏书?
确切的说是让位、禅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宣谕:至六十年内禅。“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御圆明园勤政殿召见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届期归政。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御太和殿,举行内禅大礼,授玺。嘉庆帝登基,避讳更名为顒琰,尊乾隆为太上皇帝,训政。由礼部鸿胪寺官诣天安门城楼上,恭宣嘉庆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乾隆退位后,又训政三年零三天,直至驾崩。
四、勤王诏书原文?
朕嗣守鸿绪,十月七年。念上帝陡降之威,祖宗付托之重,宵旰兢惕,罔敢怠荒。乃者灾害频仍,寇氛日炽,忘累世之豢养,肆廿载之凶残。赦之益骄,抚而辄叛,甚至有受其煽惑,顿忘敌忾者。朕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为朕赤子,不得而怀保之。
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秽。罪非朕躬,谁住其咎?所以使民罹锋镝,陷水火,量以壑,骸积成丘者,皆朕之过也。使民输刍挽栗,居送行赍,加赋多无艺之征,预征有称贷之苦者,又朕之过也。使民室如悬馨,田野污莱,望烟火而凄声,号冷风而绝命者,又朕之过也。
使民日月告凶,旱潦至,师旅所至,疫厉为殃,上干天地之和,下丛室家之怨者,又朕之过也。至于任大臣而不法,任小臣而鲜廉,言官首窜,而议不清,武将骄庸,而功不奏,皆由朕抚驯失道,诚感未孚。
中夜以思,局无地。朕自今痛加创艾,深省厥愆,要在惜人才,以培无气;守旧制,以息烦嚣;行不忍之政,以收人心;蠲额外之科,以养民力。至于罪废诸臣,有公罪正直,廉洁干才,尚堪策用者,不拘文武,吏兵二部确核推用。
草泽豪杰之士,有恢复一郡一邑者,分官世袭,功等开疆。即陷没协从之流,能舍逆反正率众来归,许赦罪立功。能擒斩闯献,仍予封候之赏。
呜呼!忠君爱国,人有同心。雪耻除凶,谁无公愤。尚怀祖宗之厚泽,助成底定之元功,克免厥愆,历告朕意。
五、李世民即位诏书?
乾道统天,文明於是驭历;大宝曰位,宸极所以居尊。在昔勋华,不昌厥绪,揖逊之礼,旁求历试。
三代以降,天下为家,继体承基,裔嗣相袭。故能孝飨宗庙,卜世长远,贻庆后昆,克隆鼎祚。
朕膺期受命,握图阐极,大拯横流,载宁区夏。然而昧旦丕显,日昃坐朝,驭朽兢怀,履冰在念,忧勤庶政,九载於兹。今英华已竭,耄期倦勤,久怀物表,高蹈风云。释累遗尘,有同脱屣,深求闲逸,用保休和。
皇太子世民,久叶祥符,夙彰奇表,天纵神武,智韫机深。自云雷缔构,霸业伊始,义旗之举,首创成规,京邑克平,莫非其力。乃皇极已建,天步犹艰,内发谋猷,外清氛祲。英图冠世,妙算穷神,伐暴除凶,无思不服。
薛举负西戎之众,武周引北狄之兵,蝟起蜂飞,假名窃号,元戎所指,折首倾巢。王世充藉府库之资,凭山河之固,信臣精卒,承闲守险;建德因之,同恶相济,金鼓才震,一纵两擒。师不逾时,戎衣大定,夷刘闼於赵魏,覆徐朗於谯兖。
功格穹苍,德孚宇宙,雄才宏略,振古莫俦,造我大唐,系其是赖。既而居中作相,任隆列辟,百揆时总,三阶以平。地属元良,实维固本,万邦咸正,兆庶乐推。晷纬呈象,休徵允集,华夏载伫,讴颂知归。
今传皇帝位於世民,所司备礼,以时册授。公卿百官,四方岳牧及长吏,下至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
夫政惟通变,礼贵从宜;利在因民,义存适要。条章法度,不便於时者,随事改易,勿有疑滞。
昔汉祖拨乱,身定大功,群臣推奉,光宅帝位,而事父资敬,五日一朝,备礼尊崇,号称太上。
朕方游心恬淡,安神元默,无为拱揖,宪章往古,称谓之仪,一准汉代。庶宗社之固,申锡无疆;天禄之期,永安勿替。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六、康熙移民诏书?
1694年,康熙皇帝下了一道诏令:《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要求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向四川移民,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移民运动开始了。
七、宣战诏书原文?
慈禧太后:《对万国宣战诏书》
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遵我约束。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怨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毁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肯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吾人民耳。故一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吾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夙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然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公然有社士兰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
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於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肆兵监器利,自取决裂如此乎。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戴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只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无所。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抗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馀省,人民多至四百馀兆,何难减比凶焰,张我国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儴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勋。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朕即刻严诛,绝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实有厚望焉!
八、刘渊即位诏书?
刘渊的即位诏书全文如下:
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汉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威倾中外,中宗孝宣皇帝,搜扬俊义,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迈三王,功高五帝,故卜年倍于夏商,卜世过于姬氏。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贼臣王莽,滔天篡逆。我世祖光武皇帝,诞资圣武,恢复鸿基,祀汉配天,不失旧物。显宗孝明皇帝,肃宗孝章皇帝,累叶重辉,炎光再阐。自和安以后,皇嗣渐颓,天步艰难,国统濒绝。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獗,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故孝愍委弃万国,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何图天未悔祸,后帝窘辱?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今天诱其衷,悔祸星汉,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黎庶涂炭,靡所控告。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顾兹尪暗,战惶靡厝。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特此令知。
九、刘裕登基诏书?
(南朝宋武帝刘裕 公元420年)
皇帝臣裕,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晋帝以卜世告终,历数有归,钦若景运,以命于裕。夫树君司民,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越俶唐、虞,降暨汉、魏,靡不以上哲格文祖,元勋陟帝位,故能大拯黔黎,垂训无穷。晋自东迁,四维弗树,宰辅焉依,为日已久。难棘隆安,祸成元兴,遂至帝王迁播,宗祀湮灭。裕虽地非齐、晋,众无一旅,仰愤时难,俯悼横流,投袂一麾,则皇祚克复。及危而能持,颠而能扶,奸宄具歼,僭伪必灭。诚否终必泰,兴废有期。至於拨乱济民,大造晋室,因藉时运,以尸其劳。加以殊俗慕义,重译来款,正朔所暨,咸服声教。至乃三灵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和协,岁月兹著。是以群公卿士,亿兆夷人,佥曰皇灵隆鉴於上,晋朝款诚於下,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极不可以暂旷。遂逼群议,恭兹大礼。猥以寡德,托于兆民之上。虽仰畏天威,略是小节,顾深永怀,祗惧若厉。敬简元日,升坛受禅,告类上帝,用酬万国之嘉望。克隆天保,永祚于有宋。惟明灵是飨。
十、道光宣战诏书?
公元1841年1月27日,即清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五,道光皇帝正式下诏:对英国宣战。
让道光皇帝下定决心的,是鸦片。当时的清朝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领域,中国却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凭借茶叶、丝绸等商品,每年在对外贸易中赢得大量顺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
面对英国的卑劣手段,道光皇帝态度强硬。事实上,虽然道光接手的大清江山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但道光本人却一直有恢复大清朝往日雄风的志愿。当时,官场风气日益腐败,为此,道光即位后从我做起,规定:衣非三日不易,食物价高,虽喜不索;宫中用款,岁不过20万。史上公认,道光皇帝是清朝所有皇帝中最为节俭的一位,其实不仅在清朝,纵观我国整个封建历史,如果论节俭的程度,道光皇帝可能也是空前绝后的。
1838年,道光召集28名重臣举行了一次关于禁烟的大讨论,会上,有20人反对严禁,主张采用舒缓的禁烟方式,但道光皇帝没有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是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实行严禁,并且决定启用林则徐赴广东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前往广州开展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林则徐实行的一系列禁烟措施曾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道光皇帝此时成了林则徐的坚强后盾。在清军第一次与英军发生海上冲突之后,道光皇帝立即下旨,终止与英国的贸易,并将所有英国船只驱逐出中国港口。连林则徐都认为这样的做法过于激烈,上奏折建议对英国船只区别对待,保护守法者,驱逐犯法者。但道光帝不为所动,坚持彻底断绝与英国的海上贸易,直至双方兵戎相见。
道光帝任命他的侄子、靖逆大将军奕山为统帅,湖南提督杨芳为先锋与英军交战,但杨芳对英军的坚船利炮心中畏惧,竟然使出了用马桶的秽气抵消英军大炮优势的荒唐战法,而奕山居然没有异议。战争的最终结局是,1842年8月29日,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朝割让香港,五口通商,赔偿英国白银2100万两。以此开启了近代中国割地赔款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