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订婚 > 正文

普米族为什么叫普米族?

2024-04-21 22:30:58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普米族为什么叫普米族?

普米族被称为普米族,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语言中的“pu”意为“人”,“mi”意为“山”,意为“山里人”,由此得名。据传,这个名称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被当时研究普米族的学者们使用,并传承至今。普米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以及贵州等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此外,普米族还有许多自己独特的特点,例如他们的饮食、服饰、祭祀等等,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普米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使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二、普米族节日

普米族节日: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普米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而在普米族的传统文化中,节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带您了解普米族的几个重要节日,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泼水节

泼水节是普米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整个云南地区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祝福,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健康。在普米族中,泼水节也有着特殊的含义和传统。他们相信通过泼水,可以洗去过去的烦恼和晦气,迎来新的开始。

六月会

六月会也是普米族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份举行。这是普米族青年男女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场合。人们穿着盛装参加舞会,载歌载舞,欢度时光。六月会也是普米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传承了民族的文化传统。

火把节

火把节是普米族中一个独特的节日,也是普米族与彝族等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体现。在火把节这一天,人们手持火把,绕村巡游,祈求家庭平安、五谷丰登。此外,火把节还是一个传统的体育活动盛会,人们进行拔河、摔跤等比赛,欢庆佳节。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节日,普米族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蕴含着普米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和生产生活经验。通过了解普米族的节日文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民族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三、普米族是西夏人吗?

不是。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旧称“西番”,源出古代氐羌族群。普米族先民原居于甘肃省南部和青海省东部,后来进入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区,并逐渐沿着金沙江、雅砻江南下。约在公元7世纪以前,他们已分布在今四川越西、冕宁、汉源、九龙及石棉等地,是当时西昌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白狼”羌是南迁诸羌中的一支,“白狼”是自称,即“布朗”,汉文古籍中称“笮”,宋明以后固定称西番。以“白狼”部落为首的部落联盟,是普米族形成的基础。

四、普米族有什么特点?

普米族人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而各有其自称,云南省兰坪、丽江、永胜的自称“普英米”、宁蒗町的自称“普日米”或“培米”,意思都是“白人”。汉文史籍上称其为西番或巴苴。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定名为普米族。

普米族人原来居住在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肃、四川边沿一带的游牧部落。 约在公元7世纪前他们迁徙到今四川西南部地区,是西昌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并与汉族藏族等民族有密切来往。元朝时,普米族的一支随蒙古军队进入云南省的滇西地区,并在那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普米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由于90%以上的土地是山地,加之生产方式落后,所以生产不发达。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88年建立了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后,各方面都取得极大发展。

五、普米族有何历史?

普米族有悠久的历史。因为普米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都有分布;早在汉代,就有了关于普米族的文献记载,而在唐代,更有关于普米族的地理和民俗等详尽记录;近年来,普米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此外,普米族的历史与文化题材也一直是中国文艺创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电影《失落的帝国》和小说《尘埃落定》等作品,都展现了普米族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个民族。

六、普米族成立哪年?

1960年10月,国务院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普米一词是普米语音译,本意为“白人”,是民族自称。各地普米族还有不同的自称,如兰坪、丽江、永胜的普米族自称“普英米”;宁蒗的普米族自称“普日米”或“培米”,“米”在普米语中的意思是人,“培”、“普英”、“普日”等是一音之转,都是“白”的意思,所以,普米的意思就是“白人”。普米族自称“白人”,与其自古崇尚白色、以白色象征吉利有关。

    其他民族对普米族则有不同的称呼,如藏族和纳西族称其为“巴”或“博”,彝族称其为“窝珠”,傈僳族称其为“流流帕”。汉文历史文献上称其为“巴苴”或“西番”。在普米族的他称中,“西番”一词在晋代已经出现。晋初张华《博物志》卷3《异兽》中载:“蜀中南高山上,有猕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西番部落辄畏之。”可知在蜀郡附近当时已有西番部落族群在活动。唐代以来,西番一名亦用于称吐蕃,或说是吐蕃系西番的别称。宋代《文献通考》中,“西番”与“吐蕃”则分别记载。文献记载中的西番,包括了几个族源、语言均相近的自称族群,普米族仅是其中人数较多的一支。其所包括的成分除普米族之外,还包括藏族的一部分。1960年10月,国务院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七、普米族四大祖先?

董氏族即为普米族先民。

藏族的四大姓氏,由猴雏发展而来的色族人、穆族人、董族人、东族人这四大族姓为内之四大种姓,由此四姓分成大部分的吐蕃人。色族人长黄头发,其寿命很长;穆族人财富殷足并具智慧;董族人之头、耳长得美,相貌非凡;东族人心思深远,而且肚量大喜吃喝,四族因而各得其名。其中董氏族即为普米族先民。

八、云南普米族是不是藏族?

云南普米族是一种少数民族,不属于藏族。

三、普米族的来历

普米族与我国古代氐羌族系有渊源关系。根据本民族的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先民是原来居住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农耕生活。

千百年过去了,然而,代代普米人始终怀念着北方。时至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远古游牧民族的遗风,能够体味到他们对民族发源地──北方草原的孜孜眷恋。

按照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13岁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成年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妇女还以发辫粗大为美,喜欢用牦牛尾和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长裙,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线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否则就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丧葬活动中,要举行给死者指路的“给羊子”仪式。仪式开始,巫师先为死者指点祖先的名字,交待归家路线,并牵来一只羊为其引路。先在羊耳朵上撒点酒和糌粑,如羊摇头,就表示死者喜欢领受,全家吉祥平安。随后死者家属跪着请羊喝酒,向它磕头。这时,巫师一刀刺入羊体,迅速取出羊心,放在灵桌上,然后为死者念“开路经”:“快收拾行装吧,由这只白羊为你领路,回到我们祖先居住的北方。那里有厚厚的白雪,有祖先安息的崩崩木扎瓦山。这只白羊是祖先猎获的野羊的后代,它一定对你忠诚,听你的话,把你带回老家”,“只有北方才是安乐的故土。快快活活地去吧,跳跳蹦蹦地去吧,唱唱笑笑地去吧”。最后,还要具体指点死者应走的路线。言语中包含着对死者的安慰,也透露着生者的希望。

普米族女服

九、普米族女孩名字怎么称呼?

普米族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女孩被称为“依纯丹丹”(普米族是没有文字的,是根据汉字的近音代替,所以发音会有不准),意思是像蜜蜂一样纯洁勤劳的女孩。

十、56个民族有普米族吗?

有的,56个民族有普米族。

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是主要聚居地。其余分布在云县、凤庆、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里、盐源、九龙等县。

一周热门